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4月1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2022年4月國產網絡游戲版號審批信息,這是繼2021年7月之后首次再發放游戲版號。
本次共計45款游戲通過審核,總體數量上低于游戲版號停發前單批80+款的下發量,也明顯低于上次游戲版號停發后再次發放第一批(2018年12月)的162款,“總量控制”的邏輯看上去仍然持續。從結構上看,本次發放的游戲版號中,移動游戲39款,端游5款,Switch游戲1款;整體上休閑類的輕度游戲偏多。
游戲版號重新發放有利于提振產業情緒,推動行業正常運營 本次獲得新游戲版號的公司在業務推進方面有望迎來進展,尤其一些重點產品獲批的公司相對彈性更大,對于很多此前受影響嚴重的中小游戲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生存環境或許能有實質性的改善。基于此前版署并未停止接收受理游戲版號申請和政策相對連續性的認知,大家對于后續版號繼續發放還是有一定信心,但是常態化的審批節奏和數量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不論怎么說,版號恢復發放能夠給游戲產業注入新鮮血液,推動游戲公司儲備在研項目正常上線,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除了游戲行業外,版號發放的正外部性可能向廣告、直播等相關行業溢出。 重啟游戲版號在監管層面有階段性意義,后續監管有望更平穩可預期 過去一段時間游戲行業面臨了比較大的監管、輿論壓力,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保護和限制涉賭設置等方面壓力比較突出,各游戲公司也進行了一定的整改和升級,監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時重啟游戲版號發放有階段性意義。3月16日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后,市場對于整體市場監管的穩定性預期有好轉,游戲作為此前被重點監管的細分領域后續可能迎來更平穩和可預期的監管。 游戲版號重啟并不意味著監管結束,后續游戲監管方面還是會繼續。其一,未成年人保護仍然是行業發展的長期方向,“防沉迷”系統、未成年人消費限制會繼續推行;其二,游戲版號“總量控制”的思路大概率持續,內容監管方面精品化趨勢可能也會更加明顯,在意識形態、題材主旨、表現形式等方面相信后續會有更明確的指引和倡導,低俗劣質游戲可能會繼續出清,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利好優質游戲制作運營企業。
上一篇: 游戲版號對公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