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游戲廠商走向藍海,到更廣闊的全球市場發展,既能緩解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也能在更大的市場尋找到更多機會,這也是未來游戲行業的必然趨勢。
在前五批過審的游戲當中,全部是國產游戲,還沒有國外游戲通過。而我們回顧2009年至2018年十年間游戲審批記錄,其中進口游戲僅有1064款,國產游戲則達到了18816款。按照這一規律,似乎未來進口游戲的前景也不被看好。
但是近幾年,國內游戲廠商大多在實施全球化戰略,一些游戲公司其海外市場收入甚至超過國內市場收入。在這種風潮影響下,中國游戲企業在全球的實力大增,根據《2018上市游戲企業競爭力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游戲收入TOP25游戲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了四席,分別是騰訊、網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TOP25游戲企業游戲營收構成中,中國游戲企業貢獻達到了27%。隨著國內游戲企業走出去腳步的進一步加大,中外游戲的交流也將更頻繁。按照這種趨勢,未來國外游戲進入中國的數量有可能也會加大。另外,2018年完美世界與美國Valve成立“STEAM中國”項目,推動Steam這一全球*大的PC端數字分銷平臺在國內的發展,為中外游戲的交流提供新的渠道,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外游戲進入中國。
總體而言,中國游戲行業在版號審批重啟之后,會產生更多的變數。但一些基本規則并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未來,整個行業在馬太效應、二八法則、長尾理論、藍海戰略的影響下,將會朝著更加規范、更加多元、更具創新、更重品質的方向加速發展。
上一篇: 決定未來游戲行業發展-長尾理論
下一篇 網絡游戲產業的核心主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