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距離版號暫停發(fā)放已經過去了7個月的時間,表面上看各大游戲廠商都依然在忙碌地發(fā)新產品,但暗潮涌動之下,其實版號的暫停對游戲行業(yè)影響甚大。以至于有不少團隊為了能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捕魚游戲版號轉讓,鋌而走險地選擇了“買版號”。
小光(化名)是一家中小游戲發(fā)行公司負責產品接入的人員,按照原計劃他們公司的一款魔幻類的手游應該在今年5月份左右就能拿到版號,但顯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了。起初四月份有人提出版號怎么沒有照常下放的時候,小光公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審批結果還沒公布而已。然而到了六月份,消息傳開之后,大家都確定了版號暫停的事情,小光公司慌了。
“沒想到真的就暫停發(fā)放了,而且我們一直等到了8月份,依然沒有消息,產品都已經做好等著發(fā)了”。于是他們動了“買版號”的念頭。
小光在微信上搜索“版號”,在多個群中找到了幾個可以做版號交易的人,一一進行了詢價。
像小光公司這樣的團隊不在少數,特別是中小公司,一兩款產品就定生死,為了不繼續(xù)拖下去,他們不得不選擇買版號。“買賣版號”至此也逐漸擴展成有專人專職的產業(yè)鏈。
而按照此前每個月的審批節(jié)奏,預估至少有超2000款游戲在等待版號,換句話說,現階段的游戲市場,對版號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
“版號停發(fā)之后變化*大的是價格。”一位版號中介人員告訴筆者,因為版號申請周期太長,完全敲定差不多需要六個月,所以版號買賣在市場一直都是存在的,不過現在版號價格不太穩(wěn)定,“可以說一天一個價”。
“供不應求”很能說明現在版號市場的情況,在典型的賣方市場下,近期一個版號*高被炒到了近百萬,與之前相比幾乎翻了10倍。盡管如此,好的版號還是很搶手,如果說以前還可以“貨比三家”,現在稍作猶豫很快就被截胡。
據相關從業(yè)者透露捕魚游戲版號轉讓,按照不同的游戲類型,版號價格有較大差別。比如跑酷、益智等偏休閑類游戲一般不會超過30萬,而傳奇、仙俠、三國等類型的價格如今都居高不下,基本都在40萬起步。
此外,游戲名稱在版號買賣中也有學問。“版號價格也要看名字,比如同樣兩款塔防游戲價格可能會差2倍。”盡管價格高昂,多數游戲公司還是會從游戲名稱優(yōu)先考慮,以便上線之后更容易吸量。
當下,版號何時恢復審批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對于游戲公司而言,游戲盡快上線似乎才能求得心安。除了價格因素之外,只剩下手中游戲能否和現成版號對得上的問題了。
由于中小游戲公司往往沒有提前儲備版號,面對突如其來的版號審批暫停,對于他們而言有些措手不及。即便是“買版號”,如何將新游戲套上這些已經獲得版號的游戲也并不容易。
眾所周知,游戲版號申請需要提供游戲名稱、游戲類型等文字內容,以及場景圖片、人物圖片、游戲截圖等圖片內容,部分游戲還需提交演示視頻。從這個角度來說,基本不會有兩款一模一樣的游戲,即便是換皮產品。
那么,游戲公司買版號主要看什么?在與版號中介人員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游戲類型”和“游戲風格”基本上是第一考慮要素,雖然游戲內里不一樣,但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如果能夠靠上一點邊則更加合適。
而經過仔細的挑選,在這之后即便游戲“正常”上線,也要面臨被查處的風險。套用其他游戲版號上線的產品,一旦被發(fā)現也將面臨下架。
不過有趣的是,版號中介人員基本上對于這一風險不甚在意,不少人對筆者表示,“被查處保證退款”、“至今還沒見過買版號被查出的例子”。也有的并不單賣版號,選擇將整個公司轉讓以此規(guī)避。
誠然,從現在的市場環(huán)境來看,版號監(jiān)管并不算嚴格,亟需新鮮血液的各大渠道在產品資質審核方面也會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
現如今,整個版號市場處于存量狀態(tài)游戲版號是否可以轉讓,一方面是版號貴、版號難,另一方面在機構改革的檔口,手握版號的公司卻收獲頗豐,2018年收入翻了幾番。據筆者了解,目前有的公司手握版號數量甚至達上百個。
當然,囤版號的公司畢竟是少數。現階段市場上的版號大多并不集中,前面提到的“中介”便是匯聚這些版號的主要收口,大部分版號需要“中介”點對點和商務或者CP對接。
其中,游戲公司儲備的全新版號拿出來進行交易屬于少數,這些轉接的版號大多是停止運營或者生存空間幾乎為0的游戲,倒不如拿到版號買賣市場增加一筆營收。
一般而言,版號授權期限也分為兩年或者買斷,當然后者的價格更高。除了類似于三國、仙俠等類型走高價買斷之外,休閑游戲由于生命周期不算長,更多游戲公司會選擇兩年“租借制”。也有版號辦理人員建議筆者,選擇價格更高的買斷之后也可以轉賣出去,“版號永遠都不愁賣”。
盡管目前這條產業(yè)鏈上依然有不少人參與版號交易,但買賣版號絕對不只是價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版號交易并不合規(guī)。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咨詢了廣悅律師事務所的楊杰律師團隊,他們從法律角度解讀了版號交易的風險:
“通常我們所俗稱的“版號”,包括“審批文號”以及“網絡游戲出版物號(ISBN)”,是網絡游戲上網出版前,根據《出版管理條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guī)定》、《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的規(guī)定,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審批,經審批同意相關游戲出版上線運營的批準文件。
“版號”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認網絡游戲內容合法合規(guī),并可以出版上線后頒發(fā)的批準許可。因此,對于這一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文件,并不存在可買賣或者可交易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具的記載了版號內容的《網絡游戲出版物號(ISBN)核發(fā)單》里,只記載了網絡游戲名稱、游戲類型、出版單位名稱、運營單位名稱捕魚游戲版號轉讓,因此在實操中,買賣版號的交易往往通過獲準使用該游戲產品的名稱、獲得該案游戲產品的運營權或者轉讓該游戲產品的著作權等方式來進行。而事實上,購買版號的主體雖然仍然使用這一游戲產品的名稱,但是實際運營的內容與原審批的網絡游戲產品相比,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然而,根據《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第六條、第七條的規(guī)定,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變更游戲內容應依其所屬類別重新履行相應審批手續(xù)。變更出版服務單位、游戲名稱或者主要運營機構也應經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理變更手續(xù)。
如未按照規(guī)定要求履行相關審批手續(xù)即上網出版運營的移動游戲,一經發(fā)現,相關出版行政執(zhí)法部門將按非法出版物查處。可能會面臨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法定職權予以取締,罰款等方面的處罰,觸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行政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處罰外,如果在版號買賣的交易過程中,還存在侵犯他人合法的商標權、著作權等權益的地方,還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
而除了法律風險之外,據了解,目前主管部門還會重新復查已經審批了版號的游戲,查看是否有“貨不對版”等違規(guī)現象。也就是說買賣版號的風險其實非常大,處理不好很容易功歸一簣。
而另一方面,買賣版號的背后,同時也透露出了不少從業(yè)者的無奈,就像小光告訴筆者的:“如果有別的辦法,誰又愿意買版號呢,成本還那么高。”誠然,游戲行業(yè)對版號的渴求已經到了一定程度,整個行業(yè)都期盼著有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
秉承著“以信為本、四海暢游”的經營理念游戲版號是否可以轉讓,信游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用戶群體不斷增加。整個團隊朝氣蓬勃、充滿活力,不斷為游戲行業(yè)的繁榮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