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4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召開了全國游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4月12日下發消息游戲產品版號申請即將開閘;4月16日,地方出版主管部門則召開了游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環環相扣。
明確了4月底開始所有新游戲可提交版號申請材料。在游戲題材上,宮斗類、官斗類、棋牌類一律不受理,換裝類未明確。
小程序游戲需要申請版號方可上線運營,如果無版號無收費的小程序已經上線個工作日內到省局備案。
“對國產原創精品游戲進行推介,審批方面對精品游戲予以傾斜”。對這一條,精品的標準是什么?“傾向精品”的表現方式是審批數量、還是審批速度?具體如何落實還有待進一步了解。
具體來說,比如“青少年防沉迷及游戲消費金額限制”等信息早在2018年12月即已公布,并不是新信息。編輯一票否決制對游戲公司影響較小,目前看主要是為了把審批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從4月25日起,個人主體開發者角色類小游戲應用不接受線上更新發布的申請。
字面意思理解,微信這個審核調整似乎主要是為了規范微信小游戲經營主體,封堵管理上的漏洞。但本質上,要求從個人主體遷移至企業法人主體,實際是納入商業游戲類型監管的意思,而商業游戲正是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的重點。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角色類小游戲基本涵蓋了90%的小游戲產品,這個變動其實是很大的。
對比小游戲監管的前后方式的不同,之前的管理方式也是經過主管部門同意的,且之前上線有付費功能小游戲一直都需要版號。這次的主要變化是對無版號無收費的小游戲多了一個備案流程,對現有小游戲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只是監管方式被明確。
上周小編為大家傳達了國家新聞出版署即將于4月底重新開啟版號申請受理工作的好消息,本周二小編很榮幸的參與了地方出版主管部門召開的游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想知道版署對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最新規則、要求和下一步工作部署嗎?那就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啦!
4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各地方出版主管部門召開全國游戲管理工作專題會議,通報游戲管理情況,講解網絡游戲管理工作有關規則和要求,安排部署近期網絡游戲的管理工作。中宣部出版局馮士新副局長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主要內容和會議精神摘錄如下:
目前我國網絡游戲發展特點表現為產業規模大、盈利性強,全國的年產值在2000億元以上,占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全國有6000多家游戲企業,其中上市企業有200家,市場集中程度很高,玩家眾多,普及性和互動性強,社交屬性強代辦游戲版號轉讓申請需要多少錢,網絡游戲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生活的重要部分,影響深遠。版署自2018年下半年放緩了游戲版號的下放,很大的原因是行業發展過快,國家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滯后于行業發展速度,需要加強對行業的規范和管控。
游戲企業主體責任感不強,行業不良潛規則普遍存在,比如中介買賣版號、偷梁換柱,個別有出版資質的企業把持版號申請渠道等。文化共性不強,缺乏內涵和底蘊,文化價值低,過度娛樂,原創大作少,品牌發展意識不強,發展方式粗放,盲目的跟風模仿。游戲運營團隊偏年輕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不深,行業管理不嚴格。下階段版署將嚴格管理規范流程,希望借此倒逼企業,從粗放型發展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總體放緩發展速度,控制版號數量,提高游戲內涵和內容質量。
專題工作會議上,馮士新副局長針對目前網絡游戲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管得住是硬道理,發展是真本事”,一方面要保證市場的正常需求,尊重發展規律,提升游戲產品的文化價值,升華游戲的教育功能,培養健康文化載體;另一方面,不能只顧經濟效益代辦游戲版號轉讓申請需要多少錢,忽視社會效益,要抑制不良發展,嚴格規范市場秩序。并用四個詞總結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部署:濾化、賦能、管控、開拓。
4月底開始重新接收版號申請材料,2018年7月以后已經提交但是未受理的存量產品,以及2019年2月停止收件后待提交的增量產品,分批重新遞交版號申請材料。
穩妥增長,提高游戲內容質量,宮斗類、官斗類、棋牌類一律不受理,換裝類游戲暫未明確是否受理烏蘭察布游戲版號轉讓流程,建議先暫緩申請。
微信小程序游戲需要申請版號方可上線運營,如果無版號無收費的小程序已經上線個工作日內到省局備案。
出版單位需制定編審制度文件,形成獨立的內容編輯審核隊伍,編輯對游戲內容享有一票否決權。
內容輿情方面提高監管意識,嚴守紀律,廉潔工作,增強實力,加強學習業務知識、法律法規,加強對游戲從業人員的培訓引導。
針對系列游戲在準備版號申請材料時需做關系說明,否則視為重名處理;OL版需要說明原版游戲情況;游戲名稱不能加版本號后綴等。
版號申請表格式變動,目前版署暫未在官網發布新材料模板,小編也會實時關注最新動態,待發布后再為大家做詳細的材料要求講解。
手游版號申請無需再寄送審測手機,但是除手游之外的其他游戲設備需要報送兩份。